•  

     

  • 關廟景安宮沿革

    景安宮內大理石壁上石雕版本 本宮主祀:蘇府千歲(蘇府王爺)

    自明末鄭成功拓台志士遺老 盧羗公 由福建龍溪范陽奉 蘇府王爺 正尊渡海奠基本村花園,(前稱竹圍內)氏宗族大廳至現宮址、歷參 ,至三百餘年,先者組成 王爺會 春秋祭祀擇農曆六月二十八日為生日慶典,民國六十二年成立管理管理委員會重修廳堂、五月八日安座附祀 文衡聖帝 八家將 等神氏,賜名景安宮(本村二十九號)組民間八家將多年,至八十五年元月十二日原廳堂退祀遷於盧老仲君宅設暫宮處,賜正確生日四月十二日,經管理委員會等人士推動重建本宮,同年十月十三日動土,八十八年八月竣工,八十八年九月二日奉鎮安座(本村四十之二十三號)神威顯赫、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合境平安。 謹敘永留之。

     

    現台南市關廟()區公所發行一書版本 北花景安宮
    廟 址:關廟(區)北花村(花園里)中正路620號 電 話:06-5967135
    主祀神明:蘇府千歲 同祀神明:李府大神文衡聖帝中壇元帥 祀典日期:農曆4月12日蘇府王爺千秋
    景安宮臨中正路旁,目前的廟體為民國 88年(1999)所建,主祀蘇府王爺,當地人 習稱「王爺公」,在此之前,原是竹圍內盧姓 族人的家神。 竹圍內盧姓先祖盧羗,於明末隨鄭成功來 台,由漳州龍溪縣范陽奉迎蘇府王爺,奠基於 竹圍內,在《台南州祠廟名鑑》一書裡,即記 載著盧姓祖先15人於清乾隆31年(1766)組 成王爺會,神明固定安奉在盧氏宗族大廳內, 主祀日為農歷6月28日,由盧姓族人卜選爐主 定期祭祀。由於是私奉,又稱為「蘇府王爺 壇」,簡稱「王爺壇」。 王爺壇早年有乩童、桌頭,降駕濟世, 十分靈驗。日大正2年(1913),盧清根、 盧玉麟等發起族人捐金修繕;民國36年 (1947),盧田、盧清秀等再發起族人捐 金大修。至民國62年(1973),因香火日 盛,信徒日眾,將王爺會改組成管理委員 會,重修廳堂,附祀文衡聖帝、李府千歲, 賜名景安宮,並籌組八家將。到了民國85年 (1996),因土地問題退祀遷於盧老仲宅設 暫宮處,改主祀日為農曆4月12日,在神明同 意下,經管理委員會推動重建於暫宮處,民 國88年(1999)竣工,

    (信徒不再限於盧姓族人,景安宮正式由私壇變成公廟。)

     

      景安宮重建簡介

      • 重建管理委員會
      • 主任委員-盧朝祥     副主任委員-盧木生     總 幹 事-盧文峰     主 計-盧德祥     會 計-盧寬隆     製圖-盧哲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• 委員-許明吉     盧錦智     張大謨     盧振芳     盧和平     江進平     張慈景     
      • 管理人-郭老枝
      • 榮譽委員-盧雍謨  盧老仲  盧大笨  盧金德  盧哲献  張受廷  黃文旦  張錢  盧平和  盧惠龍  李本源  黃秋園
      • 興建概述
      • 土地捐獻-本村   盧老仲   先生
      • 捐贈地號-北花段四七一之一號
      • 土地面積-計四六點四七坪
      • 建物面積-計五十坪

      景安宮重建捐獻芳名錄

       

    • 景安宮神尊

      主祀神尊-蘇府千歲

      同祀神尊-蘇府二千歲 關聖帝君 李府大神 中壇元帥 虎爺將軍 五營將軍爺 等神尊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鎮殿 蘇府千歲

      蘇府王爺傳奇
      蘇府王爺,源於明朝十五世紀,永樂宣德年間。先賢蘇府王爺降生於明朝福建泉州新安鳳頭北人氏,生有奇才,在戚繼光幕內,官居佐職為平倭寇有功,歷任江西、河南、金門諸縣尹,以愛民明教政績優越,朝庭決以其賢明廉正乃是國家賢臣良才,內調擢陞人閣為相,蘇王爺,當時有結義三兄弟(即現在所稱蘇府大二三王爺)同時上京赴任,途中宿於泉州客棧,是夜聞有上天下降五瘟神化身投宿在客棧隔鄰商議,談起漳泉民眾珍暴五穀,不敬天地,無分五倫,上天降禍,罰瘟疫之劫。王爺才知漳泉萬民大禍臨頭大驚,欲救萬民始終無策,決心以身代萬民之罪承受天譴,隨即留書給客棧主人,令其勸化萬民,爾後向善孝敬天地,珍惜五穀,又書一封托五瘟神轉奏天庭,王爺是夜,見機奪取五瘟神之瘟疫藥菜服下成仁,五瘟神一時措手不及,只好將其留書奏上天庭。玉皇大帝憫惜其至誠至善。隨即赦旨漳泉萬民之罪,又敕召蘇王爺上天庭主理判事,蘇府王爺即俗稱玉皇大帝駕前文判,後來在明朝崇禎年間屢次在泉州沿海,象山、金門、舟山等一帶神靈顆赫,掃滅倭寇保衛社稜,保國保民,是時泉州紀總兵以事奏上朝廷,崇禎帝大悅,又查蘇王爺乃是前代賢臣,嘉其忠貞,追封「護國靈顯忠貞王文英殿學士」,從祀烈祠。
      蘇府王爺乃是福建漳泉萬民恩公,神恩廣被受萬民感德,直到三百多年前,鄭成功平定台灣,隨軍遷移來台多數是福建漳泉民眾,當時台灣中部首要港口就是現在鹿港。乾隆時期盛極一時鹿港海島一帶住民,多數都是泉民來台靠海為生有一天該地漁夫下海捕魚,突然間氣候大變天地黑暗不見五指,不知回歸方向,此時茫茫海洋中發現一物隨海波浮,發出豪光燦爛在漁夫前面直行引道,漁夫當即謝天謝地將此物收帶回家。發現就是神像(此物就是現在蘇府王爺祖王金身),又在突然間神靈投於漁夫身上,指點其原為天庭玉皇大帝駕前文判,又批示詩言曰:「蔡公去祭忠臣廟,曾子回家日落西,此去金科脫了斗,馬到長安留四蹄」,將此詩言加以揣測,謹悉王爺姓『蘇』,並欲下凡台灣開基保國佑民,此為蘇府王爺奉玉旨,蒞台主持開基之始。

      以上敘述為鹿港奉天宮之分靈--台中應天宮的版本,僅供參閱。

      蘇府王爺,名叫東波,二王名良,三王名文豹..
      這純屬六腳蘇厝寮朝安宮的說法,在台灣其他地方並未曾聽聞。

      關於蘇府王爺的身份由來,後學曾聽過的版本:
      金門新頭伍德宮
       

      其大王蘇府王爺為唐代開浯恩主牧馬侯陳淵的參謀將軍蘇永盛,其中邱、梁、秦、蔡四位王爺均為蘇永盛將軍的麾下,五人義結金蘭,共同輔佐陳淵開發浯島(金門)。
       

      台中西屯港福宮
      相傳蘇府三位王爺為宋末時的蘇正輝、蘇文良、蘇爆三兄弟,因重君愛民,受冊封為王,目前台灣鹿港、大陸泉州均有供奉。

      雲林褒忠泰安宮
      據聞其身份為蘇秦,東周洛陽人,幼襲鬼谷子,精研姜太公陰符兵法。學成官拜六國宰相,慎靚王四年為齊大夫派人弒害。唐朝貞觀年代突厥兵亂,蘇府千歲顯靈救世,世人為回饋神恩,立廟於長安、兩廣、閩浙間沿海,香火鼎盛。

      台南後壁隴西府
      傳說蘇王爺名叫蘇定芳,是本地人,後來到大陸投軍,成了大將,死後變成神。在日本時代,神像被丟到急水溪,流到鹿港,被撿起來供奉,後來才回到了白沙屯,因為很靈,所以和其他一些神明供奉在神壇,再建了這間廟。

      屏東東港鎮海宮
      其七府代巡-蘇府千歲,俗姓蘇名德良,字子文,生於隋煬帝大業八年(西元六一二年)山西武邵人氏,唐太宗貞觀十一年,時遇地方匪寇作亂,民不聊生,蘇王爺乃號召十二兄弟,為民除害,因寡不敵眾,不幸於同年九月十六日陣亡,太宗褒封為十二尊王,代天巡狩。

      再補充一則說法..
      鹿港澎湖厝裕安宮(開台蘇府二王爺)
      據該宮沿革誌上所述,其奉祀之蘇王爺乃商朝(紂王)年代冀州侯蘇護,後受姜子牙封神為東斗星君(蘇神王),因靈感顯赫,濟世救人,受玉帝敕封為「代天巡狩大總巡」。趙匡胤(宋太祖)之後裔趙氏於明朝年間(西元一三六八年),從大陸杭州恭請蘇王金尊定居於金門縣,屢著靈蹟,受官方尊為福建水師金門總鎮護營神,奉祀廟宇鼎盛,蘇王顯相神示善心人士,海上將漂來二塊神木前往撿取雕刻,以蘇為首的"蘇、邱、梁、秦、蔡"五尊王爺金尊奉祀於伍德宮,奉旨濟世佑民,此伍德宮乃是金門縣最具歷史之古廟,也是蘇府大、二、三‥‥‥等王爺之別也。
      Ps.據說金門館之蘇府二千歲,乃是自澎湖厝裕安宮(宣稱是"開台蘇府二王")迎請過去的,至於十月初十日並非是蘇王爺原始的聖誕正日,而是當初蘇王渡台開基的紀念日。

      台中縣大雅鄉勝興宮蘇府千歲之事蹟
      蘇府王爺,生以唐代,姓蘇名振輝,福建省漳州府樂安城人氏,幼時勤讀四書五經,官拜翰林院監考進士,入朝做三省按君,掛帥出巡,七省按察院管轄七省,專辦無頭公案,文官掛武帥,統三百六十五萬軍,粉面掛帥,是官拜三省按君,黑面是受大唐天子所封,昇道掛帥,七省按君,帶二、三弟出征,為國盡職盡忠,帶有尚方寶劍先斬後奏,做事基本職務,依公理審案,是一位清官,專辦陰陽職務,來台由海岸起水,二王爺姓蘇名良,三王爺姓蘇名文豹。蘇府大二三王爺,正氣座以乾坤,忠義沖以日月,扶唐興唐,蓋世功勳,三曹整備,誕登大寶,威鎮陰陽,普渡三曹,不求富貴,千古流芳,果證萬世,代天巡狩之職。 天運乙未年降筆勝興宮
      中縣勝興宮三位蘇府王爺誕辰:
      農曆四月十二日蘇府大千歲聖誕, 農曆十月初十日蘇府二千歲聖誕,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蘇府三千歲聖誕。
      這間勝興宮的三位蘇府王爺,感覺與鹿港奉天宮的系統很相似,而且其聖誕祭祀也幾乎相同,但在王爺的身份年代,以及神尊造型卻有差異。
      大雅勝興宮的三位蘇府王爺,如上面所述,皆為唐朝人氏,且有姓也有名。而鹿港奉天宮系統,則只知姓蘇,不知其名,據傳降生於明朝福建泉州,曾是天庭的主理判事,玉帝駕前的文判。
      在神尊方面,鹿港奉天宮的三位蘇府王爺,皆是黑面長鬚,大王爺為文官裝束,腳踏金獅,二王爺造型則高大威武(因此其神像也比大、二王要大一些),屬武將裝束,至於三王爺則是兼具文武裝束,腳著繡花紅鞋,身材與大王爺相似。而大雅勝興宮系統,三位蘇府王爺神尊造型,也同樣是黑面長鬚的模樣,大王爺為文身,但二王爺為文武身,頭戴王帽,三王爺,是武甲身,大眼圓瞪,面容威嚴,頭戴帥帽。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開基蘇府大千歲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蘇府二千歲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關聖帝君

      關聖帝君,簡稱關帝,民間俗稱關公或關帝爺,乃三國時代蜀國名將關羽。

        關羽,原字壽長,後改字雲長,河東解縣人〈今山西解縣〉,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五年〈西元一六二年〉,亡於建安廿四年〈西元
      二一九年〉。

        關羽年少時,一身正義感、行俠仗弱、肝膽照人。關於他的事蹟最令人耳熟能詳地,莫過於與劉備、張飛的「桃園三結義」,以
      及「過五關斬六將」的英勇事蹟。

        關聖帝君因興吳國作戰而死,追諡為「壯繆侯」,其鄉人於玉泉山立祠。然而從魏晉迄唐,在民間影響並不大;在唐代曾有記載
      提及,稱之為關三郎,仍是為人鬼之流。自宋代開始,關聖帝君忽然聲名大噪,開始受到供奉,民間已有關王廟;北宋末年,宋徽宗
      始封其為「忠惠公」〈或謂封為真君〉,大觀二年,更加封他為「武安王」;高宗建安二年,加封為「壯繆武安王」;孝宗時封為「
      英濟王」。到了元代,因元世祖尊崇佛教,封他為佛教的「監壇」;元明宗天歷元年,封其「顯靈威勇武安英濟王」。明萬曆廿時二
      年間,因道士張文通之請,進爵為「帝」,廟曰「英烈」;四十二年幼敕封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鎮天尊關聖帝君」,他的夫人亦封為
      「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」,其子關平封為「竭忠王」,關興封為「顯忠王」,周倉為「威靈惠勇公」,另以宋代的忠臣陸秀夫、張世
      傑二人,封為關聖帝君的左右丞相繼之又崇為「武廟」,與孔廟並祀。到了清順治九年,加封「忠義神武關聖大帝」,香火鼎盛,其
      廟祀遍及全國。

        除了民間敬奉關聖帝君外,佛教他以關羽為「護法伽藍」,伽藍即為寺院護法神;道教則謂其前身為雷首山澤忠之老龍,又有種
      種神跡,張其靈驗,更奉為護法,稱「伏魔大帝」,另外,道教又封其「玉清首相翼漢天尊」。自明清以來,對關聖帝君的信仰已不
      限於某宗教,既列為國家祭祀要典,又是民間供奉的對象。清代起關公儼然成為人神之首,與文聖孔子齊肩為武聖,民間各行各業對
      其頂禮膜拜又基於孔子,這種現象,在中國民間緒神中是非常罕見的。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李府大神

      『文判官武判官』,判官原本是屬於人間的官職,唐朝的節度使、觀察使等,即設有判官一職,輔佐長官總理日常各項的大小事務。五代時判官領州郡事,成為州府職官。宋朝沿用唐朝的官制,元代時改為各州府設置判官,而到了明朝則僅有州設置判官。總而言之,判官是地方長官的幕僚,輔助長官處理政事。而在人們的想法中,城隍爺是個綜理地方大小事務的陰間縣太爺,其人員組織編制理當像陽世間的縣太爺一般,因此在城隍爺的侍從中出現了判官一職。在城隍爺的左右從祀中,文判官的職務相當等於衙門裡的左典史,左手握有生死簿,調查人民素行的善惡及壽夭,執行各司的的判文或檢閱記錄。而武判官則是相當於右典史,對於犯行業已判明者,右手則舉〈鐧或錘〉執行刑罰。

      民間有文判官叫李大神,武判官叫魏大神。

      也有文判官叫康判官〈康子典〉,武判官叫龐判官〈龐元志〉。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中壇元帥

      傳說中壇元帥本來是玉皇大帝駕前的大羅仙,本來擔任中營神將,統帥五方營(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)的神兵神將,後來因為玉帝覺得人間妖魔聚集,傷害生靈,因此派祂投胎到人間收妖伏魔,鎮壓人間的妖魔鬼怪,投胎時並要祂投胎在李靖家。一般的婦女在懷孕時,懷胎十月就可以將孩子生出來,但是,大羅仙在投胎時,竟然在李靖妻子的肚子裡待了三年六個月!生出來時也不是一般的小嬰孩,而是一個大肉球!李靖連忙用劍將肉球剖開,剖開之後,竟然跳出一個三歲大的白胖男孩!三天以後,李靖家來了一個長老(傳說是太乙真人)為嬰兒取名字,叫作哪吒。

      哪吒一生下來就身長六丈,頭戴金環,有三頭九眼八臂,口吐青雲,腳踏風火輪(一說磐石),身佩飛帶,手腕套著一個金鐲(乾坤圈),肚皮上圍著一塊紅色的肚兜(混天綾),神力非常宏大,既能騰雲駕霧,又能呼風喚雨。據說只要祂大叫一聲,就能使烏雲密佈、下起大雨。

      哪吒天生語言能力強,從小就非常勇武,無人能敵。小時候到乾元山金光洞的「太乙真人」門下,拜師學習武藝。七歲時就學成回家,並擁有了風火輪,自己坐在車上作戰,速度有如疾風一般。祂也經常拿混天環和火尖槍作為武器,把混天環插進海裡就可以把海底拉起來;用火尖槍洗紅綾布就能搖盪海洋,一身功夫,十分了得。

      哪吒七歲時(一說十幾歲時)仗著自己武藝高強,便到東海龍王宮作戰,並與海龍王的三個太子戰鬥,把他們三個都打敗,並且殺死了其中一個,還抽了他的筋,凱旋而歸。東海龍王聽了大為憤怒,聯合南海、西海、北海的各龍王,共同找李靖報仇。

      哪吒闖禍後就逃到師父太乙真人那裡請示說:「我殺死了東海龍王的兒子,請問師父,要如何才好?」師父回答說:「犯了這種滔天大罪,只有自殺這條路,沒有別的辦法。」哪吒自己知道犯下大罪,難逃天庭制裁,又為了不連累自己的雙親,於是就寫了遺言說:「死在金帝殿,葬在太子山」,然後就舉劍自殺,剖開肚子把腸、心臟、肺腑拉出來還給祂的母親,當場死在地上。哪吒的魂魄脫離軀體飄到乾元山金光洞,被師父太乙真人救起來,太乙真人就叫金霞童子特地去到玉蓮池裡採取兩朵蓮花、三片荷葉,把蓮梗拆成三百骨節,三片荷葉分上、中、下放在骨節上,放在山洞中讓哪吒靠著蓮花化身重生,重造骨肉。太乙真人抓住哪吒的魂,往荷葉裡一推,喊一聲:「哪吒快成人形」,緊接著哪吒就從地上跳起來,活起來了。

      從此,祂就升天成神。祂曾大戰東海龍王,降伏諸魔王的故事,為民間所樂道,嘉其武勇,因此被尊為通俗道教中神兵神將的統帥。後人為了仰慕祂的勇武,就尊祂為太子爺來祭祀,崇拜祂的信徒多半是學武的人,現在又被當作保護嬰兒和汽車駕駛業的神來供奉。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虎爺將軍

      『忠』、『孝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社會中,最被重視之做人處事的基本觀念,因此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,無論主角是人或動物,常會出現關於忠孝的事蹟,例如民間就流傳著一則關於老虎忠孝情義的傳說:河南有一個以砍材、撿材維生並供養寡母的孝子,有一天到山裡面遇到一隻老虎,但這隻老虎有靈性,知道他是一個孝子,所以不但沒有傷害他,還幫他砍材、撿材,日子久了,孝子就把老虎帶回家,老虎和孝子的母親以及鄰居也都相處得很融洽。有一天孝子和老虎上山撿材,在撿材的時候,孝子不小心跌落山崖,落谷而亡,老虎在悲傷之餘,每天自動到山裡撿材、叼材到孝子的家中供養孝子的母親,人稱『孝虎』。後來朝廷到村裡徵兵,負責徵兵的將爺看到這隻老虎通達人性,於是將老虎帶到部隊中,一同作戰,並封其為『前鋒將軍』。這隻老虎奮勇殺敵、衝鋒陷陣,所到之處戰無不勝、攻無不克,因此眾人又稱之為『忠虎』。在一次的戰役中,老虎不幸被殺害,因此後人就將虎爺和王爺、戰神等共同祭拜,虎爺也成為王爺、戰神的腳力。在這則傳說中,老虎既是『孝虎』,又是『忠虎』,所以在死後除了帶給人們生命意義的重要啟示之外,更受到人們的懷念,甚至將其與王爺、戰神供奉在一起,成了後人祭拜虎爺的由來。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五營將軍爺

      五營的將軍 , 有許多分別 , 張 . 蕭 . 劉 . 連 . 李 , 一般代表(五營將軍)還有五營主帥 ,, 五營指揮 ,, 五營巡撿 ,, 都另有名字 , 還有左廂押兵 羅太保 , 右廂兵頭 盧二娘 , 前營押兵 李成泰 , 後營押兵 黃復宗 , 內營押兵 武千軍 , 外營統兵 龍虎二大將 , 摧兵 楊度量 , 神頭馬將軍 , 馬仙勤 , 馬仙賢 , 銀馬仙童 , 馬仙揮 , 等等各有(職司)如軍隊的組織 , 我也不能說 , 自己的資料很正確 , 因為各門派 , 都有他們的論點 , 只有 張 . 蕭 . 劉 . 連 . 李 , 一般代表 ( 外五營將軍 ) , 是大家最能接受 , 還有內五營 , 是 溫 . 康 . 馬 . 趙 . 李 .也可!

       

      基本上,五營有內營(內五營)和外營(外五營)之分。依神論,凡曾受帝王敕封的正神,如關帝、媽祖、保生大帝與諸姓王爺等等,皆設外五營;一般非命厲神,如萬善爺、大眾爺等等,則只設內營或皆不設。依廟論,庄廟多設內外營,私廟(壇)僅設內營,元廟級(人群廟)的大廟則完全不設,如北門南鯤鯓廟、北港朝天宮等等。依地論,鄉間廟宇大多設內外營

       

      「五營旗」亦稱「五方旗」或「營頭旗」,是依五營五色而設的三角旗幟,各旗皆載明該營的元帥(聖者/將軍)、番號、軍馬和兵員數目,可視為營旗或令旗,通常依方位插於「營斗」四週。「五營頭(首)」亦是依五營五色而設的小木偶頭像,一般都有頭無身(人首鎗身),講究者則著以布袋戲裝,通常一字排開,排列於五營旗的前方,亦有另置架插放者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「五營旗」不但是內五營的主要象徵物,表示「五營兵馬在此」,同時也是法師或童乩調營遣將的作法信物,通常與「五寶」搭配使用。這些象徵物,各地各廟皆視為「神體」奉祀,晨昏上香、敬茶,每月固定時間舉行「賞兵」(犒賞),犒賞五營兵馬,平時則安放「馬草水」敬祀。

       

      外五營是以庄廟為中心,分佈於庄頭五方的營寨,各地稱法不一,大致有:營頭、營頭仔、營厝仔、營頭厝仔、營寮仔、營頭寮仔、兵將寮等等多種,總兵31萬,另有軍馬3萬1千,為庄頭的防衛部隊。其營寨位置,多選擇五方要道的出入口、交叉口、轉彎處或制高點安設,互為犄角,以使邪魔惡煞不得其門而入;其中,中營通常安設於庄廟前後或庄頭中央,亦有安設於廟內,或根本不安設,而以內五營代替者。

    • 來關廟景安宮走走

    • 聯絡景安宮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關廟景安宮FB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Twitter

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Twitter